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傳部主管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91-2384777
中國喀什網舉報熱線:0998-2673718 2673715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新ICP備15003762號
大步邁上小康路 宜居宜業生活美
近年來,疏附縣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教文衛事業蒸蒸日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疏附縣經濟和社會事業迎來了燦爛的春天,各族人民以昂揚的姿態,乘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扎實做好穩定發展各項工作,經濟總量由1981年的4912萬元發展到2020年的50.088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從有統計記錄的84.7元增加到2020年的11095元,濃墨重彩地書寫出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疏附壯美華章。
疏附縣城風貌。資料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7月7日,疏附縣廣州新城內,機器工作聲不斷地從園區各企業生產車間里傳來,工人們忙碌趕工完成訂單。走進其中一家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疏附縣托克扎克鎮皮拉勒村村民布再乃普古麗·買布利正在查看剛生產出來的紡織品。
2017年,從廣東招商引資的這家紡織品有限公司入駐廣州新城,布再乃普古麗成為第一批員工。4年時間,她從普通縫紉工到小組長,再從小組長成長為車間主管,然后到公司經理,工資也從最初的1200元漲到了現在的5500元,布再乃普古麗成為村里的就業典范。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廣州市的無私援助下,疏附縣把工業強縣作為縣委、政府的核心戰略來抓,不斷優化投資環境,累計投入資金64億元,新建了廣州新城、廣州工業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以紡織服裝為主,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入駐園區,提升改造了一批國有企業,全縣工業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我現在每月工資有1600元以上,騎電動車上下班不到10分鐘,平時可以接送孩子上下課,下班回家還能打理牛羊和田地,非常方便。”在實現了102人就近就地穩定就業的布拉克蘇鄉吾斯塘博依村布麗布麗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里,村民吐尼沙古麗·吾布力一邊熟練地操作縫紉機一邊說。
布拉克蘇鄉吾斯塘博依村布麗布麗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內,村民正在縫紉衣服。
黨的十八大以來,疏附縣堅持工業帶動農業,實施了“產業加就業促脫貧保穩定”工程,積極爭取資金,在全縣各村建起了鄉村生產車間,形成園區企業+鄉村車間+農戶車間的“1+X+Y”模式,并在各鄉村成立托老、托幼、托畜所,鼓勵和解放了大量富余勞動力走出家門走進工廠。在此基礎上,疏附縣精準掌握勞動力底數,分類建立臺賬,加大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以人定崗、到崗銷號”,并利用周一升國旗“三結合”開展宣講,轉變村民的擇業觀念。
目前,疏附縣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21家,建成鄉村生產車間131座,農戶開設車間1500個,在園區就業達到4202人,鄉村生產車間穩定就業7213人,在農戶車間就業1500余人。除此之外,到縣外周邊企業、北疆和內地務工2982人;在合作社就業和靈活就業創業18296人。全縣總就業人數達到近8萬人,實現了一戶一人甚至一戶多人穩定就業。
特色種養殖成為增收致富“小銀行”
“我家去年賣牛收入60萬元,今年上半年已經賣出了60多頭牛,現在欄里還有290頭牛,今年比去年增收5萬元不成問題。”7月8日,托克扎克鎮伊什來木其村養殖大戶艾尼瓦爾·馬木提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解放前,疏附縣農民填不飽肚子,更養不起畜禽。解放后,畜牧業逐漸成為疏附縣農民傳統產業,但分散經營、自給自足。據史料記載,1952年,疏附縣全縣畜牧存欄僅為18.8萬頭只(當時是18個鄉鎮),家禽0.82萬只(羽),遇到疫病疫情,農民一年難得吃上一頓肉。
黨的十八大以來,疏附縣下定決心把畜牧業作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為了發展畜牧業,解決畜草矛盾、技術服務、良種繁育等制約因素,該縣大力支持良種繁育中心和規模養殖小區建設,加快多胎多羔羊的擴繁進度,推廣“四良一規范”綜合配套技術,引導群眾長草短喂、青貯飼喂,建強畜牧防疫隊伍,快速提高畜牧養殖能力。
托克扎克鎮伊什來木其村養殖大戶艾尼瓦爾·馬木提正在喂牛。
2020年底,疏附縣牲畜出欄55.32萬頭(只)、存欄58.32萬頭(只);家禽出欄131.48萬只(羽)、存欄70.25萬只(羽)。羊的平均出欄時間縮短了7.5個月,牛的出欄時間縮短13——15個月。畜牧業在農民收入中實現了“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目標,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小銀行”。
在疏附縣,與畜牧業同步發展的還有特色種植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疏附縣大力實施“大干林果業、干大林果業”戰略,累計投入資金7000萬元,用于苗木購置、嫁接改優、有害生物防治,林果提質增效明顯。
“疏附仙桃”以每公斤60元的價格暢銷北上廣,開心果以“疏附唯一”的優勢供不應求,木亞格鮮杏以每公斤15元的均價被客商搶購一空,杏干晾曬更是讓其身價倍增。如今,紅棗、木亞格杏、石榴等農副產品已經成為疏附走向全國的名片。
目前,全縣已發展木亞格杏8.66萬畝、紅棗3.28萬畝、核桃13.62萬畝、桃子3.54萬畝、蘋果1.61萬畝,開心果、無花果、櫻桃、西梅、木納格葡萄等特色林果達到2.08萬畝,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鼓足了農民的腰包。
民生巨變潤澤千家萬戶
6月16日,總投資320萬元的疏附縣布拉克蘇鄉鄉村道路建設項目,將柏油路修到了布拉克蘇鄉喀拉巴格村村民米日班古麗·買買提的家門口,這讓米日班古麗一家非常開心。“現在的路越修越好,還通了客車,收購商可以開車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我們的農產品。”米日班古麗豎起大拇指為家鄉的道路建設點了個贊。
托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干村村貌。
解放前,疏附全縣沒有一條柏油路,很長一段時期,村里都是土路或沙礫路,人們出行很不方便,更別說把農產品賣到外面去。黨的十八大以來,疏附縣通過向上立項爭取資金和自籌資金,使全縣所有村全部通了柏油路,道路兩旁還安裝了路燈,徹底結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的歷史,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還為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疏附農產品由此邁上了“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快車道。
“我在這邊上班,開車回家只要十來分鐘?,F在我家住的是安居房,用的是自來水,冰箱、電視、洗衣機全都有,生活真是越來越幸福了。”在疏附縣廣州新城上班的吾庫薩克鎮尤喀克吾庫薩克村村民艾孜塔古麗·買買提感慨地說。
吾庫薩克鎮托萬克吾庫薩克村道路。
寬闊平整的村級道路通到百姓家門口,村里的安居房規劃合理,鄉村人居環境整潔美觀。近年來,疏附縣緊盯總目標,始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用勁,夯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民心基礎,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族群眾住有所居、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期望。
如今,疏附縣家家戶戶都通了電,群眾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住上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安居房,家里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現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族群眾享受著黨和政府提供的各種福利,孩子們上學有免費義務教育,生病了有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保駕護航,每個村都有文化中心、文體廣場、圖書室等場所,豐富了老百姓文化生活,那種上不起學、看不起病、文化生活單調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干凈整潔的村民庭院。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新的征程上,疏附縣各族干部群眾正在加快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疏附,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業績,為推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而不懈努力奮斗,在新的歷史時期譜寫更加壯美華麗的發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