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傳部主管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91-2384777
中國喀什網舉報熱線:0998-2673718 2673715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新ICP備15003762號
昆侖第一城譜華章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縣市成就篇·葉城縣
葉城縣區位優勢突出,歷史文化厚重,物產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核桃之鄉”和“金果玉葉、銅鐵之城”“昆侖第一城”的美譽。葉城縣榮獲“首批全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勝地”稱號,境內有著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葉城縣阿克塔什鎮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葉城也是全國種植核桃面積最大的縣,全縣種植核桃58萬畝,30萬人圍繞核桃產業增收致富。
葉城縣新貌。
易地搬遷從新居到優居
加依提勒克鄉歐克阿哈德艾日克村子涵鄉村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趕制訂單。
葉城縣南依喀喇昆侖山,坐落在山區的4個鄉鎮成為脫貧攻堅的最大難題,為破解南部山區鄉鎮脫貧攻堅難題,葉城縣委、縣人民政府牢牢把握易地扶貧搬遷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重大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高位推動、積極探索、精準施策,對土地貧瘠“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自然災害易發、頻發區域的棋盤鄉、柯克亞鄉、西合休鄉、烏夏巴什鎮4個鄉鎮56個行政村的6750戶2968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2018年,在昆侖山腳下,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座座設施齊全的現代小鎮拔地而起。這里有著平坦的道路、嶄新的民居、排列整齊的農業大棚、新落地的園區廠房……
“我們走出了大山,走進了新生活。住進了新房子,有了好工作,過上了新生活。”從柯克亞鄉搬遷下來的村民依干拜爾地·依比布拉說出了搬入新居村民的共同心聲。
在葉城縣,像依干拜爾地一樣,因易地搬遷踏上小康征程的村民有近3萬人。村民們不光有了喬遷新居的喜悅與幸福,在產業發展下,也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住進寬敞明亮,水、電、天然氣、電采暖一應俱全的房子,是葉城縣柯克亞鄉柯克亞村村民依干拜爾地家幾代人的夢想。
“這是我們家3代人的第4套房子,家里的前兩套房是土坯房,后來住進了磚土房?,F在能住進易地搬遷安置房,真是趕上了好時代。”依干拜爾地激動地說。
上下水、天然氣、壁掛電采暖設備,住進設施齊全的新房子,也讓依干拜爾地的父親感慨頗深,他說:“以前在山上不方便,做飯都是燒柴火,一到做飯時油煙滿屋、墻面漆黑?,F在做飯有天然氣,冬天也有暖氣,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
為改善當地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幸福感,葉城縣在實施建設易地搬遷安置區時,充分結合城鎮化建設要求,配套建設水、電、暖、路、氣、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并在生活區規劃建設了基層陣地、派出所、衛生院、養老院、幸福大院、幼兒園、小學等公共服務設施。易地搬遷既要搬得出、穩得住、還得能致富。阿克塔什鎮還建設了鄉村生產車間22座、沿街商鋪130間、農民創業園、畜牧養殖園區、溫室大棚等。
搬遷到阿克塔什鎮生活的葉城縣柯克亞鄉柯克亞村村民依干拜爾地懂大棚蔬菜種植技術,2019年自己承包了鎮上的40座大棚,帶領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就業。
小核桃做成大產業
葉城縣素有“中國核桃之鄉”美譽,也是新疆核桃種植面積第一大縣,全縣種植58萬畝核桃,30萬人因核桃種植、管護、加工、銷售,實現了穩定增收,來自核桃產業鏈的收入占全縣農民總收入的四成。
按照“穩定面積、提質增效”思路,近年來葉城縣堅持走精品、高產和高端發展之路,通過構建全產業鏈,推進核桃精深加工,催生“產業裂變”,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脫貧攻堅。
葉城縣招商引資企業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葉城縣一家核桃深加工企業,生產核桃乳、核桃油、核桃分心木養神茶、核桃殼活性炭等20多種產品,同時還與2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收購合同,設立了40多家鄉村生產車間,年收購核桃4萬噸以上,帶動1.5萬余名核桃種植戶增收,農民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就業。
在壯大龍頭企業的同時,葉城縣還興辦鄉村生產車間,深耕核桃脫皮清洗、烘干晾曬、分選分級等初加工領域,為龍頭企業做配套,帶動農戶增收。
種植戶根據企業收購要求,按照相應技術規范修剪、嫁接、施肥等,確保了核桃品質的穩定和提升。種植戶庫爾班·司馬義說,果樹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有標準,有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只要按規范做,就會有個好收成。
葉城縣不僅在種植規模上實現突破,還在“吃干榨盡”激發產業活力上下功夫,實現了從核桃枝條、核桃青皮到核桃殼、核桃仁的全利用。
薩依巴格鄉七仙園一家親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冷榨加工核桃仁,可以生產出核桃油,其產品走出了新疆,銷往山東、遼寧等地。
而修剪核桃樹剩下來的枝條都有企業進行收購再加工??κ馋雾的緲I有限公司2019在葉城縣投產,以“不成材的木材”為原料生產密度板。目前,公司一年可利用剪枝后廢棄的枝條近20萬噸,按照每噸250元的價格收購計算,相當于為果農帶來了5000萬元收益。
過去,核桃青皮大多被丟棄,最多作為肥料使用?,F在,通過新疆寶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工,可將10萬噸的核桃青皮生產出單寧酸粉末,這種產品可在皮革鞣制、染色等行業應用,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近年來,葉城縣實施了優質核桃品種嫁接改造、核桃密植園改造工程,推廣果樹“四蟲一病”防控,探索林田間立體化栽培模式,強化林果技術服務等措施,推動核桃等林果提質增效。全縣58萬畝核桃,年產量從2010年的5萬噸提高到2020年的12萬噸。
如今,葉城核桃已經形成全產業鏈,實現了核桃“吃干榨凈”,同時,以核桃七仙園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游,也助推了葉城旅游業發展。
產業集群發展 打開群眾致富路子
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食品加工車間內,工作人員在分揀核桃仁。王臻 攝
宗郎靈泉、坡隴原始森林公園、錫提亞謎城、新藏線……這些脫口而出的旅游景區,在葉城縣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葉城縣旅游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巨變。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葉城縣共接待旅游人數達21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71億元。
“十三五”期間,葉城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游工作,把旅游產業作為實現總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作為增進民族團結、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高位推動富民產業、支柱產業。圍繞打造“昆侖第一城”核心品牌的戰略目標,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景區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增強葉城“絲綢之路”南道重鎮知名度。
新藏線自駕游作為葉城縣特種旅游,受到旅游愛好者前來挑戰。
葉城有著氣象萬千的大美奇景,還有著悠遠的歷史和文化積淀形成的獨特人文景觀。葉城縣4A級景區宗郎靈泉就是一處獨特的景觀,其位于一座崖壁之上,山體崖壁下有一道泉水和圣水池,這里有高達140余米的石崖。崖下清泉飛流,注入直徑約10米的圓形水池,池水清澈見底。
“沒有想到這里的風景這么獨特,一股股泉水從崖壁上流出來,周圍又是萬畝的濕地,蘆葦漫漫景色非常美。”上海游客姚榮卿說道。
為深入開展旅游援疆工作,葉城縣委與上海對口支援葉城分指揮部以“引客進喀”“送客進疆”為主要突破口,全力接洽并推進上海旅游援疆工作,上海援疆根據葉城縣特色,精心制定游客行程,合理安排游覽景點,將景區特色和民族風情完美結合,不斷增強游客的感受度。
作為葉城縣旅游的“金子招牌”——一生必走一次的新藏線,如今已成為自駕游新藏線游客必打卡的地標,每年因自駕新藏線的游客達30萬人,帶動了葉城縣旅游大發展。
自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扎實推進“旅游興疆”戰略以來,葉城縣先后投入3.45億元,規劃建設了宗郎靈泉、錫提亞謎城、核桃七仙園、鄧纘先紀念園、中印自衛反擊戰紀念館(葉城烈士陵園)、坡隴原始森林等景區景點,成功創建國家A級景區8家。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吸引社會資金,建設三星級以上賓館、精品酒店30余家,成功創建自治區四星級農家樂1家、三星級農家樂4家,開發旅游產品(紀念品)20余種。
通過旅游業大力挖掘就業崗位,引導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多渠道增收致富。目前,葉城縣各旅游景區景點、農家樂、賓館等提供就業崗位2681個。